6月19日,記者從鞍鋼集團博物館獲悉,今年4月至6月,鞍山市30多所中小學的近3000名學生走進鞍鋼,開展了18期“鋼鐵是這樣煉成的”主題研學活動。
新中國的第一爐鋼花飛濺、第一罐鐵水奔流……曾經無數(shù)個“新中國第一”在鞍鋼誕生。多年來,鞍鋼積淀了獨具特色、豐富厚重的工業(yè)研學資源。2017年12月,鞍鋼集團博物館被國家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為充分發(fā)揮鞍鋼集團博物館的研學基地作用,鞍鋼集團博物館聯(lián)合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聯(lián)合研發(fā)“鋼鐵是這樣煉成的”鞍鋼工業(yè)文化系列研學課程,為全市中小學生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有特色的研學實踐活動。
鞍山市教育局將4月至6月確定為鞍鋼研學月,每周二、周四下午確定為鞍鋼研學活動日,組織鞍山市四個城區(qū)中小學生以及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兒童”走進鞍鋼,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活動,他們在鞍鋼礦業(yè)大孤山鐵礦看鐵礦石從負343米的礦坑中采出;在鞍鋼股份冷軋廠看鋼坯被軋制成汽車、家電等所需要鋼板的過程;在鞍鋼股份煉焦總廠雷鋒紀念館尋找雷鋒在鞍鋼的工作足跡;在鞍鋼集團博物館開啟“奔跑吧,鋼城娃”闖關游戲體驗模式,尋訪鞍鋼人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